考試大綱
2021年成人高考《生態(tài)學》押題卷
發(fā)表時間:2021/10/19 17:46:56
2021年山東成人高考《生態(tài)學》押題卷
第一部分 選擇題(40 分)
一、選擇題(1~ 20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40 分。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,選出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的)
1.引起植物黃化現象的最主要因子是 ( )
A.溫度 B.光
C.風 D.空氣
2.下列植物群落中,在水生演替系列中最先出現的是 ( )
A.沉水植物 B.浮水植物
C.挺水植物 D.濕生草本植物
3.某塊農田上種植了某種作物。土壤中的氮可維持300 kg產量,鉀可維持150蠔產量,磷可維持50 kg產量。在不考慮生態(tài)因子間補償作用的情況下,該作物理論產量大約是( )
A.50 kg B.150 kg
C.300 kg D.500 kg
4.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陽光譜的主要范圍在 ( )
A.可見光區(qū) B.紫外光區(qū)
C.紅外光區(qū) D.遠紅外光區(qū)
5.在離散種群的增長方程Nt+1=λNt中,參數A代表 ( )
A.自然增長率 B.種群數量
C.環(huán)境容納量 D.周限增長率
6.旱生植物不具備的特征是( )
A.根系發(fā)達 B.肉質莖肥厚
C.角質層厚 D.葉面積大
7.種群呈指數增長的條件之一是( )
A.環(huán)境資源有限 B.多個物種共存
C.環(huán)境資源無限 D.K-對策生物
8.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(huán)境的總和構成( )
A.水圈 B.生物圈
C.大氣圈 D.巖石圈
9.有效積溫法則公式K=N(T—C)中,N為( )
A.發(fā)育歷期 B.生物學零度
C.有效積溫
D.平均溫度
10.根瘤菌和大豆的種間關系是( )
A.寄生
B.競爭
C.互利共生
D.偏利共生
11.森林和相鄰草原之間存在過渡區(qū),該過渡區(qū)中的物種數 ( )
A.高于相鄰的森林群落 B.低于相鄰的森林群落
C.等于相鄰的草原群落 D.低于相鄰的草原群落
12.下列植物群落中,“成層現象”最明顯的是 ( )
A.熱帶雨林 B.落葉闊葉林
C 荒漠 D.草原
13.“單元頂極論”認為在一個氣候區(qū)域內,所有群落都有趨同性發(fā)展,最終形成一個( )
A.氣候頂極 B.土壤頂極
C.地形頂極 D.火頂極
14.起始于裸巖的旱生演替系列中,緊隨地衣階段之后的是 ( )
A.灌木階段 B.苔蘚階段 C.草本階段 D.喬木階段
15.對于一個水生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來說,下列生物中屬于食物鏈第一營養(yǎng)級的是 ( )
A.食草性魚類 B.食肉性魚類
C.浮游植物 D.浮游動物
16.對于活動能力強、活動范圍大的物種,調查其種群數量應該采用 ( )
A.樣方法 B.樣線法
C.樣帶法 D.標志重捕法
17.下列關于群落的敘述,錯誤的是 ( )
A.群落不影響其所在的環(huán)境 B.群落具有水平結構
C.群落具有演替特征 D.群落具有一定的物種組成
18.下列屬于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的消費者的是 ( )
A.小麥 B.綠藻
C.蘑菇 D.獅子
19.在種群的邏輯斯諦增長模型表示 ( )
A.環(huán)境容納量 B.種群數量
C.種群密度 D.環(huán)境阻力
20.光照強度在光補償點時,與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的C02量相比,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( )
A.較多 B.較少
C.相等 D.不確定
二、填空題
21.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(tài)或布局稱為種群的__________ ,或空間 局。
22.風能是可再生能源,天然氣是___________ 能源。
23.食肉動物的同化效率一般比食草動物的__________ 。
24.某些植物需要經歷一定的低溫道程才能開花的現象稱為__________ 。
25. 一種植物通過向體外分泌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,對兵他植物嚴生直援或I剮橫影 響的現象稱為__________ 。
26.某一片草原最多能承載l0000只羊。這在生態(tài)學上可表述為該片草原對羊的為__________10000只.
27.生物從出生到死亡經歷的全部過程稱為__________。
28.群落的空間結構取決于兩個要素,一個是各物種的生活型,另一個是相同生活型的物種所組成的__________。
29.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相互適應的關系是長期__________進化的結果。
30.一個群落代替另一個群落的自然演變過程稱為群落__________。
31.群落的空間異質性越高,允許共存的物種數量就越 。
32.我國植物群落分類體系中的基本單位是 。
33.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包括生產者、消費者、分解者和 。
34.能夠導致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加速崩潰的反饋調節(jié)屬于 反饋調節(jié)。
35.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分解作用包括碎裂、異化和 三個過程。
36.自養(yǎng)生物中的綠色植物通過 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。
37.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生物地球化學循環(huán)的庫包括交換庫和 。
38.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總初級生產量(GP)、呼吸消耗的能量(尺)、凈初級生產量(NP)之間的關系是 GP= 。
39.以死亡的動物為起點的食物鏈屬于 食物鏈。
40.農藥 DDT 進入食物鏈后,其含量在營養(yǎng)級高的動物體內此營養(yǎng)級低的動物體內 。
三、判斷題
41.只要生長季氣溫在0℃以上.植物就不可能遭受冷害。 ( )
42.光、溫度和海拔都屬于氣候因子。 ( )
43.耐陰樹種不能在全光照下生長。 ( )
44.蘋果園的物種多樣性一定為零。 ( )
45.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生產者只有綠色植物。 ( )
46.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唯一條件。 ( )
47.熱帶稀樹草原中的植物優(yōu)勢種屬于草本植物。 ( )
48.競爭作用是推動群落演替的因素之一。 ( )
49.營養(yǎng)級是指處于食物鏈某一環(huán)節(jié)上的所有生物種的總和。 ( )
50.消費者對于植物的傳粉和種子傳播沒有影響。 ( )
四、簡答題
51.描述種群數量特征的統(tǒng)計學指標有哪些?
52.什么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反饋?負反饋是如何調節(jié)生物種群數量的?
53.影響陸地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初級生產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?(答出5點即可)
五、論述題:
54.什么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穩(wěn)定性?論述維持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穩(wěn)定的條件。
答案
一、選擇題
1.B 2.A 3.A 4.A 5.D
6.D 7.C 8.B 9.A 10.C
11.A 12.B 13.A 14.B 15.C
16.D 17.A 18.A 19.C 20.D
二、填空題:
21.內分布型
22.不可再生
23.高
24.春化作用
25.他感作用
26. 環(huán)境容納量
27. 生活史(或生活周期)
28.層片
29.協同
30.演替
31.多
32.群叢
33.非生物環(huán)境
34.正
35.淋溶
36.光合
37.儲存庫
38.R+NP
39.碎屑
40.高
三、判斷題
31. × 42.× 43.× 44.× 45.× 46.× 47.√ 48.√ 49.√ 50.×
四、簡答題
51.答案要點:
(1)種群密度。
(2)種群的出生率與死亡率。
(3)種群的遷入率和遷出率。
(4)種群的年齡結構。
(5)種群的性比。
52.答案要點:
(1)當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某一成分發(fā)生變化時,會引起其他成分出現一系列的相應變化,這些變化最終又反過來影響最初發(fā)生變化的那個成分。這個過程叫反饋,包括正反饋和負反饋。
(2)當種群數量不斷增加時,可利用資源會變少,負反饋調節(jié)使種群出生率減少,死亡率增加,增長率逐漸降低,從而抑制種群數量的增加,使種群保持穩(wěn)定。
53.答案要點:
光照、水分、二氧化碳、土壤養(yǎng)分、溫度、動物取食、人為干擾。
下一篇: 2021年成人高考《民法》押題卷
上一篇: 沒有了